他們是行走在刀尖上的尖兵,
眼睛“盯著”病毒,
手中“握著”病毒,
身邊“環繞”病毒。
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,
他們沒有一絲膽怯與退縮。
從白天到黑夜,
加樣器在他們手中起落千萬次,
提取、擴增……
每一步都容不得一點失誤。
他們,
是一群抗疫幕后
大家“看不見”的檢驗人。
抗疫三年,檢驗人戰斗了三年。在數以億計的大規模核酸檢測背后,是無數檢驗人的默默付出。
王明建,桃源縣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。這已經是他連續第56天奮戰在一線了。檢驗科團隊一共有員工33名,其中先后趕赴到各地馳援的檢驗人員有7名,在科室堅守的戰士們還要承擔全院各項檢驗任務,僅11月份一個月的核酸檢測樣本量就達到了近40萬人次。因為群眾對核酸結果的高度關注,要求采樣后6小時出具結果。王明建帶領團隊鼓了一遍又一遍的勁,火力全開,全體檢驗人整月無休加班加點檢測,以滿足各地群眾的需求。
“他們太辛苦了,每天要接收一萬余人次的核酸檢測標本,進行細致核對、編號、信息錄入,24小時不停歇、對標本進行準確高效地檢測。長時間在密閉且風險極高的環境中進行工作,汗水濕透衣衫、泡皺雙手,臉上皮膚都壓出破損……這么些人,日夜奮戰,不眠不休,只為及時準確地提供檢驗報告,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撐保障,真的太不容易了”。這位平時不茍言笑的漢子說起這些,眼中竟飽含了淚光。
醫院的人都知道,王明建才最不容易,抗疫以來,任務重,人員緊,昨晚還參與全縣總體防疫工作調度直至凌晨12點,早上6點又依然準時起床,去各小區接上同事,然后到醫院,準點開始檢測。完成一天的忙碌,晚上他還要等待所有檢測數據,檢查核對,上報完成后,再將同事們一個個送回家中,才能結束一天的工作。
中午時分,食堂的送餐車在走廊響起,檢驗科卻沒有一個人出來用餐。這個點是他們最忙的時候,大批核酸采樣標本這個時候正源源不斷的送進來,對檢驗團隊的要求是“當日檢,當日出”,他們需要超速度、超負荷、超強度的完成檢驗任務。
王明建說,現在吃飯要靠趕,大家一忙往往就忘記時間,他不趕著大家出來吃飯,一進實驗室就得6小時,會撐不住的。就在說話的時候,一名年輕的小伙被趕出來快速地吃了一碗方便面,看得人有些淚目。
整個下午,是檢驗人倍速工作的場景,沒人有時間去吃飯去喝水去上廁所,第一批檢驗結果必須出來,這是命令,也是全體檢驗人堅守的職責。
天黑了,夜深了,檢驗科的戰斗,并沒有結束。燈火通明的實驗室,機器的嗡鳴聲讓這個夜顯得格外寂靜。凌晨1點,奮戰了8小時的大白們終于脫下防護服,早已是汗流浹背,雙手發白,臉上深深壓痕的模樣。而實驗室還有大堆從各地采樣來的的樣本等待著另一波身披密閉“戰甲”的“大白”們去戰斗……這樣的工作狀態,從10月初開始,持續到了現在。
后續,我院新添置的核酸檢測車將會正式投入運行,為響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號召,檢驗科人休息機不停,盡最大努力完成各項核酸檢測任務,滿足群眾需求。
你們看到的,
只是一張小小的檢驗單,
而他們能看到的,
沒有任何時辰的風景,
只有24小時不停歇的運轉儀器,
只有PCR實驗室里永遠冷冽的白光,
只有永不磨滅的堅毅斗志。
感謝你們的每一個不眠之夜!
致敬所有默默無聞奮戰在抗疫一線的“檢驗人”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