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6月28日
第十五個“國際癲癇關愛日”
今年的主題是“癲癇關愛在社區”
癲癇的社區管理是解決癲癇患者治療的“最初一公里”,希望通過政府、社會組織、專家、社區醫務人員及所有相關人員的共同努力,促進癲癇診治由傳統就醫模式向社區長程管理的轉變,提高規范化診療率,降低治療缺口,切實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。
借此機會,
小編帶大家學習學習一下癲癇知識吧!
01
癲癇的定義
癲癇又稱“羊角風”或“羊癲風”,它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,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。癲癇是腦部的疾病,是僅次于腦卒中的常見慢性神經系統疾病,以腦神經元過度放電導致反復性、發作性和短暫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。
癲癇是持久具有發作潛質的腦部疾病,伴有異常的神經生物學、認知、心理、社會功能障礙。
02
癲癇好發人群
癲癇在任何年齡、地區和種族的人群中都有發病,但以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較高。在我國癲癇的患病率為7‰,據此估算我國的癲癇患病人數不小于900萬。
03
癲癇表現
癲癇發作的表現多種多樣,包括運動性、感覺性和植物神經性等。如:四肢強直抖動、頭眼扭轉、無力摔倒、愣神、寒戰樣抖動、咀嚼樣運動、嘔吐、口唇青紫發作等。
04
癲癇的預防和治療
25%的癲癇病例可以預防。癲癇病因中圍產期的窒息、產道擠壓損傷、顱內感染(如腦膜炎或腦炎)和顱內出血等,可通過規范產檢、及時診室而減少疾病的發生。
加強兒童保健、傳染病控制、傷害預防及更廣泛的公共衛生對策,采取有效干預措施,許多癲癇病患可得到有效治療。
05
確診癲癇后的治療
藥物治療是主要方法,其他治療包括:特殊飲食、手術、迷走神經刺激術等。
任何一種藥物都可能具有不良反應,但相對于癲癇發作對大腦的損傷,仍需權衡使用抗癲癇藥物的利弊,及時至癲癇??凭驮\,聽取合理處置意見。服用抗癲癇藥物的不良反應,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、皮疹、肝功能異常等,藥物治療后應監測治療反應,包括治療作用、不良反應,根據不同情況,必要時調整藥物治療方案。
06
癲癇發作處理方式
不要驚慌,按下圖操作進行。
溫馨提示:可疑或患癲癇病時請及時到癲癇??凭驮\,正確合理治療,以免延誤病情,切勿亂投醫。
神經內二科團隊一直秉承“敬畏生命、守護生命”的職業操守,扎實堅守臨床一線。為更好地關愛癲癇患者,近年來,科室主任趙亞花費大量時間精力,利用周末帶領科室醫護人員多次下鄉進行大型義診活動,桃源縣木塘垸、馬鬃嶺、夷望溪、佘家坪、茶庵鋪、鄭驛鄉鎮……都留下了這支年輕團隊的身影。大家走進鄉村,來到患者身邊,傳播健康知識及防治理念,免費體檢,發放藥物。為了減少百姓的奔波,他們還主動上門給殘疾人進行殘疾鑒定,用實際行動把溫暖送給需要關愛的人群,讓數千名老百姓受益。
|